近年来,南湖区人民法院在司法实践中致力于法制宣传教育,从学校、企业到社区、农村,从学生、群众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宣讲身边的案例,传播法治理念,彰显法治力量,法制宣传正以另一种方式诠释法律精神,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隐性司法”功能,而公众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为辖区社会管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法制教育课
关爱学生促成长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新丰法庭的吴伟康。今天呢,我要给大家上一堂关于法律方面的课。大家可能对这个法很好奇,法到底是什么样呢。法是怎么样来保护我们的呢。要搞懂这个呢,让我们来先回到故事中去……”今年12月3日下午,在新丰镇中心小学,聚集着五六年级600多名学生,他们正聚精会神地听南湖区法院新丰法庭预备法官吴伟康给他们带来的既生动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法制教育课,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台上台下不断互动。
“明天就是全国法制宣传日。从多年来学生法制教育的实践来看,法官的一席话胜过老师唠叨大半年。所以,我们跟新丰法庭建议,把今天下午的第一堂课交给法官。”新丰镇中心小学胡校长说,“生动具体的案例、引人深思的教训,可以使同学们真正明白法律的作用,也让法制意识在他们年少的时候就能在心里扎下根。”
今年3月份,南湖法院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模拟庭审活动。从身穿法袍、手举法槌的法官,到律师、书记员和原、被告双方,都由来自南湖创业学校的学生扮演。学生模拟法庭开进了基层人民法院,零距离接触司法审判。对此,南湖区法院院领导表示,让学生走进法院正规法庭,组织模拟法庭审判活动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们受益匪浅,比空洞的说教有用很多倍。
近年来,南湖区法院以法制讲座、法制宣传教育栏、派驻法官担任法制副校长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法官进校园’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摆摊设点
把司法服务送到“家门口”
“家里老人六十大寿,在一家超市挑了八百多的东西,但是老人不喜欢。隔天去店里换了四百多的东西,但是店家不给退剩余的钱,一定要我们再挑个四百多的东西,法官你说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啊?”一名中年妇女坐在咨询台前问道。2013年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当天上午,南湖区法院组织部分青年法官在烟雨社区设立了法律咨询台,为群众解答各种法律问题。法官们还为过往群众发放《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宣传册,以便群众更好地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改一拆”工作,是今年嘉兴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针对老百姓对拆迁中的一些问题把法律咨询服务送到了街坊邻居“家门口”。9月16日,南湖区法院三名一线法官在湖滨二期拆迁现场开展宣传活动,被拆迁现场的街坊们“围”了近三个小时,把心里的疑问统统抖落了出来。
“宣传最新法律知识、解答群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我们近年来打造的法律咨询流动服务队受到了市民的欢迎。”南湖法院一名法官说,“这次咨询活动,我们带来的法律知识宣传资料一百余份在不到一个小时之内分发一空。”
今年以来南湖法院到社区、村委会开展法制宣传15余次,受到辖区群众的热烈欢迎。
公众开放日
打造“开放式”法制宣传教育平台
南湖区法院三号审判庭内,20名人大代表频频发问:能否由当事人选择法官审判具体案件?法官和案件有利害关系是否要回避?法院分配案件给法官审理是随机的吗?……20位人大代表在旁听庭审结束后频频发问“挑刺”。
2013年11月11日,该院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当天,20名人大代表、17名市民在参观法院后旁听了一起民事案件的庭审。
南湖区一名人大代表表示,“公众开放日”活动能够让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参观法院、旁听案件审理,增进对法院工作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监督法院工作。法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解答则是一堂生动的法律辅导课,参加“公众开放日”活动受益匪浅。
面对面、零距离交流,亲身感受案件审判流程和法院文化,让南湖区法院成为宣传法治精神的一个重要平台。据南湖区人民法院一负责人介绍说,今年以来,该院共举行了28次公众开放日活动,累计接待群众500多人次,并利用公众开放日的契机邀请了 14批250余人次人大代表到法院视察。公众开放日既是“开放式”法制宣传教育平台,增进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了解;又是法院与群众联系的桥梁,群众在参加法院开放日的过程中提出了很多好建议,促进了法院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