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信息
拖欠货款逃避执行 法官千里追查促履行
发布日期:2018-02-12 信息来源:嘉兴日报


  为了逃避执行,桐乡一家建材公司竟然将公司更名,最终,费尽心机还是没能逃过执行法官的法眼,只好乖乖支付所欠的款项。日前,南湖区法院办结了这起执行案件,受到申请执行人的称赞。

  执行前,公司“金蝉脱壳”

  事情起源于2016年的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法院判决被告浙江桐乡海盛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盛公司)应支付原告嘉兴南湖南方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水泥)75万余元的货款及逾期付款利息损失。今年6月,南方水泥因海盛公司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向南湖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通过“点对点”查控系统,承办法官王懿查询到,被执行人海盛公司银行账户无任何存款。王懿和其他执行人员便冒着酷暑,实地前往被执行人所在地南王村,经多方打听后得知,该企业早已拆迁,原址已经复耕。

  在无法找到实际地址的情况下,承办法官上网寻找相关线索,将被执行人的组织机构代码号输入相关查询网站时,王懿发现,该组织机构代码对应的企业是襄阳伟邦建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潘加某(化名),该企业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下属的县级市老河口市,与被执行人海盛建材有限公司远隔上千公里,更为奇怪的是海盛建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显示叫“潘家某”(化名)。

  同一组织机构代码,怎么可能会出现两个不同的企业,且法定代表人登记信息仅一字之差?这一信息引起了王懿的警觉,“也许问题查清楚了,是有效执行的突破口!”

  在这期间,王懿反复通过相关系统查询、甄别两个企业存在的关系,初步判断是海盛建材有限公司迁至湖北老河口并更名为伟邦建材有限公司。“就像狡猾的罪犯把户口迁了,名字改了,但身份证号码无法更改是同一道理。”王懿解释道。

  现场调查公司更名证实规避行为

  针对被执行人可能存在规避执行的行为,王懿决定远赴湖北,寻找线索,解开谜团。

  12月3日深夜,王懿和其他执行人员赶到了老河口市。第二天清晨便展开工作,先后在老河口市查询税务、工商、房产,但都未有结果。执行人员果断决定,前往80公里以外的襄阳,继续查询税务、工商等信息,虽然未查询到伟邦建材有限公司财产线索,但查实伟邦建材有限公司确系海盛建材有限公司搬迁至湖北并进行了更名,法定代表人系潘加某,该企业目前在湖北尚未开展正常经营。

  回到嘉兴后,王懿立即对潘加某进行了网上布控。

  12月20日,潘加某出现在萧山国际机场,被机场派出所有效控制,执行人员将其及时带至法院进行谈话,并出示了从襄阳工商部门调取的伟邦建材有限公司所有更名材料,在证据面前,潘加某忏悔地流下了眼泪,承认了规避执行的事实。

  对此,法院对其实施了拘留措施。迫于压力,次日,该被执行人单位通过财务,将执行款全部履行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