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校门,走进院门,她怀揣着对法治信仰的初心,开启法律人的职业生涯。从助审员、审判员,再到副庭长、庭长,每一步她都走得格外踏实,每一个台阶都凝聚着汗水和心血。她没有惊人壮举,有的只是默默奉献,十六年如一日,用侠骨柔情守护着公平正义,用热血良知传递着司法的温暖。 她就是南湖法院民二庭庭长叶利霞。
干劲儿:每一步都脚踏实地 2005年7月,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毕业的叶利霞,怀揣着“手持正义之剑、肩扛公平之担”的热情,来到了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法院。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叶利霞在法院工作的第一站是办公室,“我学的是法律,当时每天的日常就是信息、宣传、调研等多线程工作,压力很大。”叶利霞回忆说。 但她很快调整心态,本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钉子精神,很快适应角色,“办公室综合工作十分琐碎,但时效性很强,需要一颗沉得下去的心来开展各项工作。”她孜孜以求,这个文静的女孩慢慢展现出风风火火独当一面的能力。那些年,她经常白天奔赴在审判执行一线,甘当幕后小编,传递法治好声音,晚上还要加班准备文稿忙活调研工作。 这样“压力山大”的工作,叶利霞兢兢业业做了3年,期间只在行政庭短暂“顶缺”了几个月。“我最渴望的其实是走上审判台,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官。”谈及自己的职业规划,她的眼神里有了更多的光芒。
专劲儿:每个案子都力求公平公正 2008年,叶利霞走上审判岗位。多年的实践使她认识到,解决民事纠纷是一个不断换位思考、在天理国法人情中寻求平衡的过程,而解决商事纠纷则更注重规则和市场秩序。 在一起健康权纠纷中,原、被告系邻居,年纪均较大,在楼道争吵后原告倒地受伤成植物人,因事发时情况无直接证据证实,两家人对原告受伤原因各执一词以致在小区拉横幅,叶利霞理解原告家属突遇亲人不幸的痛苦,也深知化解双方由来已久的心结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以她总是先耐心地听完家属的哭诉,再适时进行释法明理。经过与双方多次推心置腹的沟通,终于如同徐徐春风慢慢融化了伤者家属心中的坚冰铠甲,道理讲通了,心结打开了,诉求也趋于理性,从敌对到平和,从平和到理解,原告接受了被告的歉意,被告也尽己所能支付原告补偿款7万元。 还有在审理上海某公司与某集团的合同纠纷一案中,双方争议很大,叶利霞坚持多轮慎重研讨,最后将名为服务合同实为招投标工程的居间合同认定为无效,维护了工程招投标市场的正常秩序,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在审理股权转让等纠纷中,叶利霞利用股权纠纷一体化平台,研究讨论疑难问题,统一裁判尺度。她审慎细致,办理的每一个案件都维护司法权威、彰显司法力度。某公司增资纠纷案件判决后,在外地的原告代理人特意送来锦旗,说本来还担心法官会偏袒本地被告,没想到法官确实做到了一视同仁。
拼劲儿:接过难剥的“烫手山芋” 案件繁简分流改革过程中,叶利霞作为民二庭繁案组法官,承担起了办理疑难案件的重任,主要承担公司类、破产类商事专业审判和简案组移送的疑难复杂民商事案件的审理。同时,作为庭室办案骨干,她以近乎“896”的工作状态承办了大量案件,这其中,既有各类婚姻家庭侵权等纠纷,又有涉商贸综合体等重大、涉群体性案件,还有以公司控制权为争议焦点的新型疑难纠纷,以及涉房地产企业等的重大破产清算和重整案件。 而作为民二庭庭长,叶利霞也勇于探索和担当,切实贯彻上级法院要求,积极推动保障防疫抗疫、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优化营商环境、破产审判改革等综合工作。互联网环境下,面对越来越高的诉讼服务信息化水平要求,她贯彻数字革新思维,不断完善“互联网+诉讼服务”,率先使用“云庭审”办案系统,敲响了疫情防控线上办案“第一槌”。她积极采用线上开庭、线上调解、线上当庭宣判等方式,化解涉企纠纷,积极在“企业服务直通车”平台解答企业疑问、回应企业司法需求。 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她带领民二庭深入研究世行相关指数,高质量报送营商环境样本,并成立课题组总结剖析问题提出意见建议。针对企业破产后注销难的问题,民二庭牵头起草《嘉兴市南湖区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企业破产注销“一件事”“最多跑一次”改革方案》,并推进嘉兴某家居购物广场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适用企业破产注销“一件事”改革,从作出终结破产程序裁定到注销完成仅用了3天,得到较好反响。她还积极落实最高院关于推进破产案件依法高效审理的意见,主动探索破产简易审模式,起草本院简易破产案件审理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明确适用简易审的案件范围及操作规程,切实提高破产案件审理效率。
转眼已近十六载。一路走来,叶利霞最初的自豪也不断伴随着遇到疑难案件时的焦虑、面对当事人无端指责时的委屈、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带来的各种疲累……所幸,初心未忘,热情尚存,怀揣着对法律事业的无限挚爱和对人民群众的满腔热忱,她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执着坚守。她以卓越的成绩,多次被评为“十佳政法干警”“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个人三等功。 当两个孩子问她“妈妈,你怎么老是加班,回来那么晚呀”时,叶利霞心里深怀内疚,缺席孩子的成长无疑是种遗憾,但没有哪位法官的工作是轻轻松松的,她希望自己对工作的这份认真和执着,可以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态度、人生价值观提供一点参考。“孩子们也是我的动力,我想给她们做个好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