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成剑斌:法治追光二十年
发布日期:2021-05-14 信息来源:区法院


今年,是他在南湖法院工作的第二十年。回望二十年法律生涯,扎根办案一线,在民事审判的专业道路上坚守初心,用专业和情怀“雕琢”公平正义,一路成长为业务骨干,先后获得优秀公务员、全市十佳优秀青年法官、个人二等功等多项荣誉。

他,就是南湖法院民一庭庭长成剑斌。


精益求精苦钻研的“新”法官

2001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的成剑斌,踏入了南湖法院的大门,此后就一直坚守在基层审判工作岗位,一干就是二十年,期间还取得法律硕士学位。 

从助审员、审判员,再到副庭长、庭长,成剑斌在民事审判工作中度过大部分时光。民事审判工作从来都不是机械重复的工序,每个案件都不一样,其背后都是生命、财产、自由及尊严等不同价值的平衡维护,对案件每一个程序及实体细节都要细致审查,来回推敲印证,而成剑斌勤勉好学,敢于担当,勇挑重担,这样长期在民事审判部门的锤炼和自身刻苦钻研,也让他对待民事审判工作的流程、庭审驾驭、裁判方式方法和技巧都形成了自己的领悟,在审理疑难案件时更是注重探寻理论基础和案件当事人实际情况相结合作出公正的裁判。他说:“做法官就要针对不同的个案,不同的当事人,深入读懂案件,读懂人心。让当事人口服心服既是良好法律效果的体现,也是法官最好的自我保护。”


笃行致远敢担当的“硬”法官

成剑斌对未知领域如饥似渴的挖掘,对个案的精益求精,在大家看来是他对法律情怀的坚持和恪守,也正因为他对处理各种法理复杂、新类型案件总是兴趣盎然,所以在民一庭专业化分工的那大半年日子里,成剑斌承担了全院大部分的建设工程纠纷案件。

2018年起法院案件实行繁简分流,繁案团队主要审理医疗损害、建设工程以及简案团队移送的其他类型的复杂疑难案件,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往往是普通案件的数倍,乃至数十倍。工作重压下,成剑斌却主动提出:“我愿意选择有挑战性的工作,这样会使我更有成就感,更加充实。”就这样,他成了啃“硬骨头”案件专业户,在繁案案件数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负重前行。凭借着丰富的审判工作经验、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经常加班到深夜的付出,他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在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中,涉案房屋达2万多平方米,迟延一天双方就会损失租金3万元。为及时为当事人止损,在坚持程序合法的基础上,成剑斌将效率放在首位。在被告规避的情况下用尽一切送达方式,大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极大缩短案件审限,多次到现场查勘、组织双方协调、安排腾退事宜。判决后,原告特地写来了感谢信。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他多年来收到许多锦旗和表扬信,其中不乏有外籍人士的锦旗。


开拓创新勇挑战的“勇”法官

改革创新,勇于先行。成剑斌积极协助推进信息化办案从“简单运用”向“深度运用”转变,努力方便人民群众、提升办案质效,增强当事人的获得感。尤其在疫情期间,全庭因地制宜通过移动微法院、云上法庭开展庭前会议、在线开庭、在线调解,做到全民抗疫情,审判不打烊。

在数字化改革、智能化建设的浪潮中,他带领全庭干警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无纸化化办案,按照“全流程、全要素、全覆盖”要求,稳扎稳打开展无纸化办案办公工作。从审理到结案、归档全流程无纸化,从试点法官和助理团队到全庭室范围所有团队的无纸化全覆盖,在全院率先打造了全新的无纸化办案新模式。作为嘉兴地区试点法院的试点庭室,他带领民一庭积极探索“凤凰金融智审”,运用平台创新审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敲响嘉兴法院系统人工智能辅助金融审判第一槌。


以身作则善聚力的“亲”法官

坚守岗位二十年,成剑斌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低调行事,又不失原则。作为庭长,除了办案外,还需要处理各种事务性工作,如此繁重且忙碌的情况下,同事们从来没有听到过成剑斌一句抱怨。有什么事,他都冲在前,不推脱,不拖延,他总说:“我要求你们的事,我自己也要先做到。”同事们都说成剑斌是个极富个人魅力,又拥有强大感染力的人。他乐观开朗、积极向上,浑身充满正能量,只要事情和他一探讨,自己解决问题的自信心都会增加。

有新生力量加入,成剑斌总是耐心细致地传帮带,关心他们的成长和生活历程;在其他法官遇到办案难题、瓶颈时,他会一起研判案情,以理顺思路、给出中肯建议;遇到争议较大的案件时,他会组织大家中午抽空一起讨论,一起查找实务案例、理论观点。他的办公室“访客”不断,大家都愿意向他请教或互相探讨,他也时常去其他同事办公室,关心和帮助解决他们的困难,及时疏导他们的负面情绪。成剑斌的靠谱,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在他的带领下,民一庭这个大家庭团结一心,不计得失,破解“案多人少”难题,实现质效指标一直位居全院前列。


“公正司法、司法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些引导成剑斌步入司法道路的前辈们所渴望的梦想正在一一实现。成剑斌以一名基层法官不变的初心使命,始终敬业奉献、精益求精、善作善成,他认为,学习法律永远在路上,法律是容易入门的,但法律也绝对是厚重的。基层法院的法官绝对千辛万苦,而那些张口就夸法官工作稳定待遇好,是铁饭碗的人,殊不知近两年来不少才华卓越、年富力强的同事华丽转身,他们的离去正说明法官绝不是所想的轻松愉快高收入。离去的人使得坚持的人更为珍贵,也许只为了当事人渴望公正的期待眼神。

“得到的各种荣誉已成为过去,不忘初心,让法治之光守望公平正义,从现在做起,从身边每一件事做起。”成剑斌如是说。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