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踏实勤奋,为人低调内敛,是江涛留给同事和群众最深刻的印象。2015年9月,极富正义感和责任感的江涛,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法院,现任执行局法官助理。 作为一名法官助理,江涛做到心中有信仰,前行有方向,将公平和正义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先后获得区级机关党员承诺“金鼎”奖、南湖区人民法院“先进个人”、区优秀公务员等多项荣誉。 2015年初入南湖法院,直至2018年,江涛都任职长水法庭法官助理,协助员额法官办理案件。长水法庭办理的案件中不乏涉及专业市场批量案件以及城乡一体化推进中拆迁安置、分家析产纠纷,江涛在跟着法官参与案件协调处置、方案研判的学习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法院干警,不能仅仅盯着案件本身,更要从大局着眼,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往返于事实和法律之间,去寻找案件解决之路。过程中总是不停的在推演,一次、两次…有过推而不得的苦痛,有过推导而出的兴奋。待回首,终发现:苦一点,甜一点,才是工作的味道。”在这段工作和学习的时间里,江涛对法院工作有了新的领悟。他以良好的工作状态投入到司法为民中,并通过审阅案卷、参与调解并研讨案件的判决,高效高质完成法官和院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2018年9月,江涛转为执行局法官助理。对江涛来说,执行工作完全是一个新领域。“从审理到执行,工作角色在变,工作强度在变,但保证工作质量的细心不能变,保持勤学习多积累的习惯不能变,保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责任不能变。希望通过一点点的叠加,让自己得以成长,让对公平正义的执着得到践行。”江涛说到就要做到,从进入执行局的第一天起,他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尽快转换角色,熟悉办案程序,掌握专业知识,争取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创造新的佳绩。 白天他跟着同事们一起办理案件,熟悉执行案件业务;晚上他就抽时间抱着法律专业书籍在灯下苦读,梳理办案心得。遇到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同事们请教,就这样,靠着一股不服输的拼劲,从业务上的一丝一毫学起,江涛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执行干警。 在一起劳动合同纠纷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人徐某久久不见踪影,申请人情绪非常激动,扬言要采取过激行为。收到案件的江涛第一时间稳定住了申请人情绪,立即对徐某展开调查,查到徐某在江苏启东的一个地址,立即驱车前往。找到徐某后,江涛对其进行释法析理,徐某当场支付了部分执行案款,并与申请人达成和解,承诺剩下的欠款分期还清。然而第二个月徐某又没有履行。江涛查到徐某老家另一个地址,又再次赶赴启东找到徐某,告知他再不履行或将面临法院强制执行措施,在强大的执行威慑下,徐某马上打电话联系了亲朋好友,终于筹到了剩下的执行款,并交纳了罚款。 在另一起借贷纠纷中,被执行人金某是韩国人,江涛依法对其采取限制高消费、录入失信名单的强制措施,并作出不准出境决定书,限制金某出境。期间多次尝试联系金某,均未成功。江涛通过多方途径调查,查到金某在金华,随即驱车前往。找到金某后,江涛严厉告知他:“在中国境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对于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必须予以履行,若不履行,我们将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金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说出了自己的难处。考虑到2020年疫情客观存在、外贸企业订单受冲击等现实,江涛向申请人阐释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引导金某向申请人提供履行还款的保障,重新构建双方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最终取得申请人的理解。双方签订分期还款协议后,金某当场支付部分执行案款,并表示后续会按协议履行还款义务,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做一个守法的外国人。 江涛以凡事躬亲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理念,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一心一意想群众之所想,谋群众之所谋,真正践行“群众利益无小事”,深受当事人的信赖。 江涛也是一名踏踏实实的党员。每次普法宣传活动,江涛都积极参与,他结合执行办案、运用典型案例等进行执行法律宣讲,宣传强制威慑与善意文明执行并行理念、守法守信价值观等,不断提高群众风险的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凝聚社会理解执行、尊重执行、协助执行的广泛共识。此外,江涛也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垃圾分类宣传、平安建设普法、义务献血等公益活动中,总有他的身影。 2021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江涛冲在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日夜“逆行”在省际高速卡点,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全面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劝返等工作,坚持着自己的志愿服务工作。 江涛所做的一举一动都被大家点赞认可。在同事眼里,他是勤勉肯干的好搭档;在申请人眼里,他是以心换心的贴心人;在被执行人的眼里,他是铁面无私的执法者。从进入法院系统工作那天起,他就始终充满着激情和干劲,倾心用情办好每一个案件,维护好每一个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让公平正义成为具体可感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