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让陈大爷不再失眠”
发布日期:2024-04-18 信息来源:综合办公室


“王法官,借出去的是我的养老钱,这钱一直要不回来,我晚上睡觉都睡不着……”电话中,陈大爷着急地说。

“您别着急,先说说具体的情况。”承办法官王琳一边安抚陈大爷,一边进一步了解案情。


事情要从一件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说起。陈大爷与吴阿姨是在买药的时候相识的,平常关系不错,是多年好友。2022年,吴阿姨因儿子生意需要,向陈大爷借了6万元,但后来却只还了3000元。

陈大爷已年逾70,早年间因生病,腿脚有些不利索,但为了生计,仍找了一份环卫工作。陈大爷与老伴两人身体都不太好,借出去的钱都是老两口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陈大爷也曾多次催促吴阿姨还钱,但吴阿姨却一直拖延推诿。为了这5万多元,老两口吃不下睡不着,尤其近一段时间经常失眠。为了拿回借款,老两口决定上法院起诉。

在办理案件中,王琳发现案件并不复杂,陈大爷提供的证据中有借条、承诺书等,事实较为清楚。但陈大爷与吴阿姨是多年老友,且均为古稀老人,如果简单的一判了之,既不利于矛盾彻底化解,还有可能引发后续诸多问题。

随后,王琳发现被告吴阿姨也百病缠身,常年居住医院,来法院不是很方便。“还是要亲自去一趟医院,再与当事人沟通一下”,王琳决定上门送达案件材料,寻找调解突破口。


“王法官,我之前因为儿子生意需要,确实向老陈借了这么多钱。”吴阿姨对借款事实并没有异议,“但他要我一下子全部还给他,我拿不出来,他就上了法院,我们还是老朋友啊!”见到法官来了医院,吴阿姨情绪有些激动,一面诉说着生活的困难,一面对陈大爷的举动有些不解。

“吴阿姨,您换位思考一下,这要是陈大爷向您借了这么多钱,却一直还不清,您心里着不着急?”王琳耐心听完后,对吴阿姨说道:“况且,陈大爷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才上的法院,这并没有错。”

听完法官的话,吴阿姨有些羞愧,但表示自己每个月也要看病吃饭,对全部还清有些为难。

“您可以以分期还款的形式偿还,每月还一点,这样既能保障你的日常生活,又能将债务还清。”王琳情法融合,循序渐进地提出“分期偿还”的调解方案,并在了解吴阿姨每个月的收入与支出情况后,帮助吴阿姨制定了还款计划。


考虑到陈大爷工作走不开,为减轻当事人诉累,王琳又亲自将调解协议送上门,并对协议内容向陈大爷进行说明。“王法官,这个方案我同意的,但她不按计划还款怎么办?”陈大爷听后,仍有些担心。“别担心,我们法官会监督吴阿姨的还款进度,督促她履行还款义务!”听到有法院监督,陈大爷高兴地签了调解协议。


640 (4).png

十多天后,陈大爷准时收到了吴阿姨的第一期还款,于是再次来电:“王法官,我收到还款了,谢谢你们啊!我现在终于能睡好觉啦!”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大爷,解决了烦心事,晚上要记得好好睡觉,养好身体啊!”王琳在电话中叮嘱陈大爷。


640.jpg

王琳

南湖法院简案团队员额法官

“我始终认为法律是有温度的,这份温度需要我们法官用‘心’、用‘情’传递给人民群众。很多案件可能判决更省事,却不能彻底解决矛盾,只要有一丝调解的可能,我不介意花费数倍的精力和时间,去实现案结事了。”王琳说,群众事无小事,案件处理没有固定模板,为每个案件量身定制解决方案,换取群众满意的笑脸,就是她作为法官最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