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青年干警大访谈 | 何以法官?
发布日期:2024-07-27 信息来源:综合办公室


对话.jpg

访谈人:南湖法院凤桥人民法庭法官助理 朱雨青(左)

被访谈人:南湖法院凤桥人民法庭一级法官 王晨(右)


问:王法官,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今天的访谈。您曾在行政审判庭工作十余年,有着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审判经验,现在来到凤桥人民法庭从事民商事案件的审理工作,在案件的审判质效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能否谈谈您在离开熟悉领域,转而面对新的审判领域,是如何转换角色、快速适应的呢?

答:从20109月进入法院工作到20229月调任到凤桥法庭,我在行政庭工作了整整12年。转换赛道,进入不熟悉的审判领域,我面临的不仅是知识体系的重新建立和审理思路的彻底转变,还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适应新岗位的心理压力,这是个不小的挑战,至今也只能说“摸到了民商事审判的门槛”。对如何尽快适应新的领域,我认为一要立即行动,打破未知。一切恐惧都来源于未知,有时候困难的强大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当中。可以从梳理实际工作中常见的案件类型入手,分类厘清规范体系和知识架构,按照体系分割需要学习掌握的内容,明确学习的方向和重点,并且尽可能挤出时间来更新相应的法学理论。二要选对方法,加倍努力。与单纯理论性学习不同的是,要想尽快适应新的审判工作,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努力的方向。一方面,个案处理中要重视对类案的学习,善于运用大数据进行检索,可以通过法信、裁判文书网、案例库检索类案的裁判观点,分析、学习生效判决的审判思路;另一方面,要发挥团结协作的力量,尽量缩短从书面学习到审判运用之间的距离。在自学的基础上,多向院内经验丰富的“老法师”请教,快速积累和学习某个领域的规范,对于案件审理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也可以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获得更全面的思路。三要总结经验,扬长避短。面对新的审判工作领域,我们很容易把自己“归零”,但其实大多数时间我们都需要更多地放大自己的固有优势,毕竟重新出发并不等同于从零出发。无论是行政审判工作还是民商事审判工作,大而言之,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理念不会变;具体而言,证据审查、文书写作方法等也都是相通的,我们要善于回顾总结,也要多挖掘自身。

 

 IMG_8968.jpg

▲王晨通过“共享法庭”在线指导一起案件的成功调解


问:您刚刚分享的在新工作领域重新出发的经验和心得对年轻干警来说也很有学习和参考的价值。作为新进法院工作的法官助理,您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快速熟悉业务流程,顺利度过“新人”期?

答:从我自身的经历来讲,我认为新入职的法官助理最先要解决的是自己在学校学得的法学理论如何与审判实践对接的问题。一是要从程序学起,最开始可以向经验丰富的书记员学习从立案到诉前调解到审理乃至执行的整个办案流程,将书本上抽象的诉讼法规定具象化到每一个办案环节中,使自己的理论知识能够和具体的审判实践一一对应。二是以点带面,围绕某个个案的办理来学习相关的法律规范、司法政策、类案处理,建立一类案件的规范体系和处理模式,通过同类个案之间的对比和区分,使自己建立起的模式不断地丰盈。三是学习沟通的技巧,案件审理不仅仅要求我们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更考验法官与当事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案件调解成功与否、庭审驾驭能力的高低都与法官沟通的技巧息息相关,“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新入职的法官助理可以通过日常调解、“跟班学习”等方式积累经验。


学习.jpg


问:在各种新法新规、司法解释等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您觉得怎么学最有效?

答:首先要划准学习范围,可以根据自身的工作实践所偏重的专业领域,在诸多的法律法规中优先选择平时用得比较多的法律条文来进行学习,然后再扩散到其余部分,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有限的时间利用好,保证学习的主动性。其次要重视理论基础,除了具体的法律规范外,相关基础法学理论的学习和知识更新也不能忽视。扎实的理论功底有助于更精准地把握审判思路、更准确地适用法律规范、更充分地进行裁判说理,根深才能叶茂。最后是用好学习方法,繁忙的日常工作决定我们不再像在校园里时有大块儿时间用于学习。除了前面提到的“以点带面”学习外,还可以多用碎片化时间完成积累。我个人的方法是制作知识索引,对于订阅的专业类杂志或者微信公众号,甚至是朋友圈等发布的有质量的文章或者案例,来不及全文阅读,我会根据所涉问题或案件类型分别“登记造册”并定期整理,在办案过程中遇到类似问题,可以通过索引文件有针对性地查询、学习,实现知识积累。

 

问:您作为青年干警的榜样,对我们有怎样的寄语,帮助我们做好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答:面对基层法院的办案压力,年轻干警要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才能有所收获。我们说“有为才有位”,中国法治建设需要有青年一代的力量支持,青年干警应当勇于担当、砥砺前行。在司法之路上,青年干警要多钻研、善思考、花功夫。审判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懂得在审判实践中不断钻研审判业务,提升法律素养。而且就事论事,就案办案,往往看不到问题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风物长宜放眼量”,要学会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遇事多思考,才能有更多的思想积淀,进而帮助大家在今后的道路上走得更顺利。希望广大年轻干警胸怀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审判工作现代化贡献更多青春智慧和力量。


朱雨青.jpg

访谈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访谈,学到了将自己在学校学得的法学理论与审判工作实践进行衔接与融合的方式方法,王法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阐述了面对新的办案领域如何从心态和行动上作出调整以适应新的岗位,最后还就年轻干警如何积累专业知识、如何成长成才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作为新入职的法官助理,我受益良多。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我将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在业务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牢记宗旨、勤勉敬业,保持忠诚、干净、担当本色,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更加坚定的行动履行好司法职能,为司法审判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